關于強化安全生產常態化監管重點工作任務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來源:鐵嶺市應急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3年01月17日

  鐵嶺市應急管理局現將《關于強化安全生產常態化監管重點工作任務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歡迎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登陸鐵嶺市人民政府網(tieling.gov.cn),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意見可以通過信函或者電子郵件郵寄到鐵嶺市應急管理局。

  郵箱:ajjzhfgk@126.com

  通訊地址:鐵嶺市凡河新區金沙江路38號

  郵政編碼:112000

  關于強化安全生產常態化監管重點工作任務的意見

 ?。ㄕ髑笠庖姼澹?/strong>

  為深入貫徹《安全生產法》,落實“三管三必須”,切實落實屬地監管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的監管責任,依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強化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意見》《鐵嶺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及市直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和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現就強化安全生產常態化監管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如下意見。

  一、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各級黨委政府及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每年至少1次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

  二、堅決扛起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政治責任。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及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安全生產部署,每季度召開政府常務會、部門黨組(黨委)會,結合本地區和各自行業領域實際研究具體落實措施,解決難以解決的重大問題。

  三、明確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各級公安、交通運輸、工信、發改、住建、市場、商務、農業農村、自然林業草原(自然資源)、水利、文旅、教育、衛健、消防、電力、氣象、郵政等有關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以上部門統稱為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均要履行安全生產法賦予的行政執法、行政檢查職責。

  四、制定部門安全生產權責清單。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其他行業管理部門以及其他安全生產保障部門,要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負責、誰靠近誰負責”的原則,落實《鐵嶺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及市直有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分工》,依法依規梳理細化編制本部門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公開并接受社會監督。部門安全生產權責清單應每年完善更新,上報安委會備案。

  五、設置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明確本部門負責安全監管的內設機構,并根據各自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情況,公安、發改、住建、交通運輸、市場、教育、消防、電力等重點監管部門按照不低于3人的標準,配足配強專職安全監管人員,其他行業管理部門至少要保障有1名專職安全監管人員。

  六、不斷提高安全監管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注重招考(聘)專業對口并有從業經驗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提高本部門安全監管能力。

  七、加強對新興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對工作中發現的存在監管盲區的領域及新業態新風險及時上報本級人民政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牽頭誰負責、誰靠近誰負責”的原則確定監督管理部門,并上報市安委會備案。

  八、建立健全重點行業部門監管的生產經營單位數據庫。市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綜合考慮各自監管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隸屬關系、生產規模、風險狀況以及下級監管能力等因素,按照“屬地分級相結合、以屬地為主”原則,明確各自監管行業領域市縣鄉三級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并及時更新市、縣兩級直接監管生產經營單位數據庫、風險數據庫、隱患數據庫,建立臺賬,逐個生產經營單位明確監管責任人。

  九、明確各自監管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重點檢查事項。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熟練掌握各項法律法規,建立完善本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重點檢查事項清單,結合實際制定安全生產檢查表,至少每季度開展1次督查檢查,推動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好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制度,切實加大安全投入,發揮工傷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的事故預防功能,建立工傷預防費使用管理辦法。

  十、嚴格依法行政。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嚴格行業準入標準,嚴格實施行政許可,嚴把源頭準入關。嚴格事中事后監管,要評估監管生產經營單位的固有風險和管理狀況,分級分類判定風險等級,實施差別化監管,科學編制年度監督檢查計劃,按計劃開展執法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監管程序,規范監管行為,嚴肅查處違規行為,認真執行監督檢查“四個清單”,實現監督檢查閉環管理,每季度對執法檢查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十一、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按照國家、省、市有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各自行業領域特點和風險,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鎮燃氣、消防安全、特種設備、涉爆粉塵、涉氨制冷等行業領域整治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隱患要形成臺賬,對重大隱患要掛牌督辦,逐個銷號,防范化解風險隱患。

  十二、開展“打非治違”行動。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始終保持對各自監管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針對各自行業領域屢打不絕、反復出現的非法違法問題,列出清單,分析產生的原因,采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措施。集中曝光一批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等負面案例,揭露“頑疾”,曝光違法單位和個人,強化警醒教育,形成震懾作用。

  十三、推進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將各自直接監管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信用記錄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遼寧)和省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公開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相關執法信息。

  十四、提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實際,制定完善生產安全事故及防災減災救災的各項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健全應急救援響應機制,完善應急救援現場處置基本規范,每半年組織1次應急救援培訓與應急救援演練,加強應急救援培訓與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升應急救援實戰能力。

  十五、建立舉報制度。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公開舉報電話、信箱或者電子郵件地址等網絡舉報平臺,受理有關安全生產的舉報;受理的舉報事項經調查核實后,應當形成書面材料;需要落實整改措施的,報經有關負責人簽字并督促整改。

  十六、強化重大事故隱患問題倒查追責。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遼寧省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掛牌督辦辦法》、《遼寧省重大事故隱患及問題倒查追責辦法(試行)》,做好重大事故隱患及問題的掛牌督辦工作,并按照規定進行倒查追責,確保重大隱患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十七、完善監管人員定期培訓和繼續教育機制。依托省內外知名院校優質資源舉辦安全監管專業化能力提升培訓班,通過集中輪訓、執法資格培訓、網絡培訓等形式,強化知識更新,提升業務能力。

  十八、加強安全監管人員作風建設。教育廣大安全監管人員忠誠黨的安全生產事業,培育養成“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從嚴執法、勇于擔當,堅決與各類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作斗爭;認真細致、一絲不茍,善于從細微之處發現重大隱患和普遍問題;持之以恒、狠抓落實,確保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制度措施落實到位。

  十九、做好安全監管經費保障。各級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每年要在部門預算中統籌安排安全生產監管和執法經費,為監管執法人員配備專業執法裝備,切實保障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和執法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全力保障安全監管經費支出。按照“誰用款、誰負責”的原則,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經費績效評價和管理工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十、建立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家庫。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根據本部門安全監管、搶險救援工作需要,建立專家庫,發揮安全生產專家技術支撐作用。同時,大力推行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發揮第三方預防事故的積極作用,完善政府購買安全生產技術服務制度,為全市安全監管和搶險救援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二十一、建立重大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建立完善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按照安全風險管控要求,進行產業規劃和空間布局,并對位置相鄰、行業相近、業態相似的生產經營單位實施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并列出清單,上報安委會備案。

  二十二、形成安全監管合力。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開展監督檢查時,三個以上部門均有執法權的,要采取聯合執法,由行業管理部門牽頭制定檢查方案,每季度進行至少1次聯合執法,各有關專業監管執法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嚴格執法,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監管合力。

  二十三、做好常態化宣傳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和負有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安全生產法規知識宣傳教育,大力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素養,結合本地區實際,建立常態化新聞報道機制,曝光安全風險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創新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法宣傳周、安康杯競賽、安全宣傳“五進”、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月和宣傳周活動,大力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素質,營造全社會“關注安全、關愛生命”良好氛圍。

男女激情爽爽爽免费视频